宜都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把张学友逼成这样,真的可悲。

2022-07-07| 发布者: 宜都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这几天,张学友一直深陷舆论漩涡。事情还要从一条VCR说起。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张学友受邀录制了一条视频...
白癜风的危害

这几天,张学友一直深陷舆论漩涡。事情还要从一条VCR说起。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张学友受邀录制了一条视频,视频的内容是:“香港这25年经历了很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但因为我是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的,我从这里出生,从这里长大,我仍然相信这个城市,仍然希望这个城市会变成一个比以前更加好的城市,香港加油!”就是这段文字,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有人指责他,只字未提国家;有人说他装,根本不爱国。

一时之间,口诛笔伐,无数唾沫星子瞬间淹没了他。张学友,成为了不爱国的艺人!?但张学友,却不甘此骂名。他发布声明说:“我是一个爱国家,爱香港的中国人。......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本人是否爱国爱港,自有公论。”张学友需要证明什么?这25年来,他已经践行了一个中国人的本分,甚至比更多的“中国人”做得更多。在张学友的世界里,他从来都是一个正正经经的中国人。

1996年,在香港回归前夕,张学友接受北京电视台《星光伴我心》采访,在采访中,他说:“在香港,我们经常会有一个疑惑。小时候每到填表,遇到国籍一栏该写什么?英籍香港?可到英国又没人承认你是英国人。现在写中国就好了。对香港人来讲,回归最重要就是你可以大声讲——‘我是中国人’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学友不止内心有一颗中国心,更有一纸证明他是个中国人了。他的内心,汹涌澎湃,他更想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情。于是,他接连几年参加各种爱国晚会。1997年7月1日,他演唱了《天地人》;

1998年国庆晚会上,他站在一众国家功勋的面前领唱国歌;

1999年,他在国庆晚会上演唱了《雪狼湖》,气势高昂,激情澎湃;

这个时候的张学友已经荣誉满身,他头戴桂冠,满身金甲,他已无需再证明什么,只是他的内心有一个疙瘩,因为他的父亲曾告诉他:“你的祖籍是天津塘沽。”

于是,2002年他回到了家乡天津,那一天,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张学友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乡的热情,他说:“或许,这就是‘根’的力量吧。”2021年,他创作了新歌《坚持的意义》,为东京奥运会中国健儿加油。25年过去了,他总想为国家做点儿什么,他重情,更重家国情怀。每每国家需要,他都义无反顾。其实,张学友的成名也并不简单,他曾在泥潭中仰望星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站上过金字塔顶端,也感受过世态炎凉艰辛。一路走来,他用实力改变了乐坛格局。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1984年,香港举办了首届业余歌手大赛。21岁的张学友,在家人的劝说下,参加了这场比赛。他唱了一首关正杰的《大地恩情》,选这首歌,是因为它比较短。因过度紧张,张学友中途还唱走了音,但他最终在两万人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拿到了冠军,宝丽金签下了他。

张学友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可空等了3个月还是没人叫他去录音,签了约又不发生活费,窘迫之下,他只能外出打工,先去了香港贸易发展局当助理文员,而后去了国泰航空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机务人员。直到1985年4月,宝丽金为张学友推出首张专辑《Smile》,没曾想一下子卖出去20万张。一夜之间,郑学友在香港歌坛横空出世。确信自己能够靠唱歌吃饭以后,张学友立即辞去原来的工作,专心做起了艺人。在往后的三年里,张学友一口气拿下了十大劲歌金曲奖、十大中文金曲奖、最有前途新人奖,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年少成名,因为这一次比赛夺冠,开启了他绚烂的一生。随着名气越来越高,有人开始找他拍电影。张学友拍的第一部电影,叫《霹雳大喇叭》,虽然片酬只有4万港币,比那些大牌演员低得多,但却比唱歌要赚得多多了,也快多了。所以,经过一番思量后,他开始把重心转向拍戏,最多时,曾一年接拍9部戏,对他而言,无论唱歌还是拍电影,都只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已。然而,黑暗也在此降临。1986年,张学友第三张专辑只卖了5万张;1988年,他的第四张专辑只卖掉2.5万张;同年,他的第五张专辑只有2.1万张。尽管张学友刚出道就一鸣惊人,但终究抵不过风起云涌的香港乐坛。恰好1987年,正值两大天王张国荣和谭咏麟互相争锋的时刻,他们的歌曲几乎霸占了整个排行榜。巨大的落差让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未经世事的张学友,开始有些慌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歌不受欢迎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只知道我很害怕,只想躲避和放弃。”人到落魄时,要么清醒过来,从泥沼里爬出去;要么混吃等死,化作一滩泥沼。钱没了可以再挣,可是如果对当下的现实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你依旧是个繁华世界的横冲直撞的小丑,随着生活与工作中的苛责,而渐渐失去信心。苛难能让人颓废,也能洗尽纤尘。张学友正经历着这个时刻,幸运的是,他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而后,大放光彩。在他默默蓄力的时候,香港的乐坛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1988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1989年,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只拍电影;1991年,梅艳芳开了“告别歌坛演唱会”。一夜之间,老一辈的实力唱将都已离场,给香港乐坛留下了空前的空白。突然的转变,让张学友看到了机会。1991年,他连发两张专辑,横扫香港各大奖项。1992年,张学友的专辑《真情流露》在香港卖出45万张,创下单张专辑在香港的纪录。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经受过创伤后的张学友,变得更加成熟内敛。他的歌曲,开始有了变化。相比于之前的他,气息更绵长,情感更充沛。光鲜的荣耀背后,是他比别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别人一天练气一小时,他一天练气七小时。每天跑900个台阶,30年如一日的发声练习和身体锻炼,让他保持了经久不衰的唱功和身材。而在同一时期,香港的娱乐媒体,将他和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并排放到了一起,成为了风靡香港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历经挫败与失意后,张学友的人生下半程,开始走得更稳。

一直以来,张学友很少参加综艺,不想过度消费自己的形象,也不愿以“四大天王”自居,阻碍年轻人的晋升之路。但这些年,他却从未拒绝过任何一场爱国晚会。他深知国家是他的根,任何时候,人不能忘本。我们喜欢张学友,始于歌声,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他不应该被怀疑,更不需要证明什么。最后,我想说:把张学友逼成这样,真的可悲。点击下方按钮关注相逢恨晚,『星标』长情

点亮在看,支持一下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都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都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都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