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不做核酸,314人被赋“黄码”!

2022-05-19| 发布者: 宜都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不做核酸,通州启东314人被赋“黄码”根据通州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最新消息目前,通州已有198人因连...
被窝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beiwoys.cc

不做核酸,通州启东314人被赋“黄码”

根据通州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最新消息

目前,通州已有198人

因连续两轮未参加全员核酸检测

健康码被赋“黄码”

昨天,启东市116人

未参加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

苏康码被赋黄码

资料图片。来源:启东融媒

通州区

通州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按规定参加区域核酸检测,对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实施区域核酸检测是快速筛查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尽早阻断病毒传播链的有效手段,广大市民朋友务必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主动参加每次核酸检测。因连续两轮未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对其赋“黄码”,赋“黄码”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检尽检,这是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需要。

被赋“黄码”后怎么办?

此类“黄码”人员应立即向所在村居报备,并按规定到指定地点进行检测,三天两检(两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两次结果均为阴性,可向所在村居申报转码。

启东市

启东市已开展了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通告,明确要求对未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可能造成新冠病毒肺炎隐匿传播的人员,健康码将被赋黄码。

对于未参检被赋黄码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进行报备,并按规定到市设立的黄码专用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

被赋“黄码”后怎么办?

从赋码次日起7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且结果均为阴性。黄码人员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向社区申请解除黄码。如对赋码有异议,请及时向所在社区(村)申请复核。

新闻链接:各地相关规定

南通开发区

对不参加核酸检测的应检人员苏康码赋“黄码”!

对无故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员,如被确定为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经研判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所有隔离费用自行承担。

海门区

一、赋码对象

2022年4月14日至29日以来10轮全员核酸检测均未按照要求参加的所有人员。

二、解码方式

1.被赋予黄码人员从即日起,到黄码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3天2检(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2次结果均为阴性,可向所在社区(村)申报,由社区(村)登记汇总后逐级审核转码。

2.对于大数据筛查误判人员,可凭近期核酸检测证明向所在社区(村)申请转码,由社区(村)登记汇总后逐级审核转码。

海安

对无故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员,将被赋黄码;如被确定为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经研判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所有隔离费用自行承担。

如皋

对应检但未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苏康码将可能被赋黄码,影响其本人日常生活,如被确定为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经研判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所有隔离费用自行承担。

如东

接受核酸检测是广大市民应尽的义务,必须积极参与、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您的漏检,将会对全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造成干扰和影响,并可能被赋“黄码”,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苏锡通园区

对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应检人员健康码赋“黄码”;无故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员,如被确定为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经研判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所有隔离费用自行承担!

通州湾示范区

对未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苏康码”将被赋黄码。

对无故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员,如被确定为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经研判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所有隔离费用自行承担。

来源:南通州、启东融媒、南通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南通市海门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如皋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如东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苏锡通园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州湾示范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

来源:南通发布

免责|声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最后

了解更多哦

微信:sjyz837263588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都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都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都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